以前國高中時英文課有學過一個句型:

You are what you “###”.

“###”這裡面可以填的字很多

You are what you wear.(你穿什麽,就決定你是什麽樣的人)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麽,就決定你是什麽樣的人)

You are what you say.(你說什麽,就決定你是什麽樣的人)

這個句子,反過來也會成立

你是什麽樣的人就穿什麼衣服、你是什麽樣的人就吃什麼食物、你是什麽樣的人就說什麼樣的話。

同樣的道理,在看診上我也深有體會。

你是什麼樣子的病人,你就會找到什麼樣的醫師。

你是什麼樣子的醫師,你就會吸引什麼樣的病人。

如果你是喜歡速戰速決的人,你肯定不會去找看診慢吞吞、解釋很仔細的醫師。

如果你是惜字如金的醫師,你肯定不會吸引到需要你仔細解釋的病人。

如果你是一分鐘都不想等、每次只想拿跟上次一樣的藥的病人,你肯定不會掛堅持一定要看診後才能給藥的醫師的號。

如果你是照規矩守規定的醫師,那麼想找機會的病人也不會掛你的號。

 

病人願意掛我的號,並且在診間外面耐心等候,我心存感激。

在台北市醫療資源那麼豐富的地方

病患的選擇那麼多

病患大可以去找某大醫院的某大教授、或是資深的前輩醫師們

但他們願意選擇掛我的門診

而且還不止一次、兩次

每個月每個月準時報到

就算我出國開會演講也不願意找其他人看

我沒有夜診每個月都請半天假來看我的白天診

他們那麼信任我

我怎麼能夠不盡力去看?

 

至於那些每次只有健保卡進來

說要跟上次拿一樣的藥的病人

如果你們覺得看醫師就是為了拿藥的話

其實

台灣的藥局

什麼藥買不到?

如果真的手上有藥病就可以得到控制治療的話

那就不需要醫療人員了

每個人生病就直接上網訂購藥然後快遞到府就好了

 

在看診的過程

問題可以得到釐清

治療方向可以作討論調整

下手的輕重可以視病情進展而有所增減

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真的找到重視你病情的醫師

每次看診

不意外的

你總是可以得到他真誠的關心

有時候就是那麼一點點關心

可以讓苦悶每天例行的吃藥擦藥感覺起來不一樣

這種看不到的關心

是醫療收據上即便是天文數字也所無法呈現出來的價值

 

每次看診沒有拿到藥就會覺得看診浪費錢的病人,一定會找到每次都會開藥的醫師。

每次看診希望能得到醫師關心的病人,我相信,遲早一定會找到真正關心你的醫師。

你找到的這個醫師,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失手、可能不一定會治療成功

但是你知道他總是會盡力

並且站在你的身邊加油打氣。

 

You are what you think.

 

 

 

 

Tagged with →